Wi-Fi 加密方式详解
Wi-Fi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,大体分为有密码的,或者无需密码接入的 Wi-Fi 网络。
1. 无加密
• 即开放 Wi-Fi 任何人都可以接入,不需要密码
• 数据在空中以明文传输,可以被附近任何人用抓包工具直接读取
• 适合临时场景(如商场、咖啡厅),但风险极高
2. 有加密
• 接入需要密码
• 数据包经过加密,外部嗅探者无法直接读取,需要先破解加密密钥
• 不同加密方式强度不同:WEP 很容易被破解,WPA2/3 更加安全
故同时配置 Wi-Fi 密码 + 强加密方式 是最安全的
无加密 Wi-Fi 没有密码,无法生成共享密钥,不能保证链路安全
Wi-Fi 加密方式的演化
3. WEP(1997,已淘汰)
• 使用 RC4 算法,密钥长度 64/128 位
• WEP 很快被证明存在严重漏洞,例如IV 重复、易受中间人攻击等
4. WPA(2003,过渡方案)
• 依然基于 RC4,只是“补丁式”改进
• 引入了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(TKIP),它可以动态地更改密钥,增强了抵御攻击的能力
• 安全性有限,已经过时
5. WPA2(2004,主流标准)
• 引入了高级加密标准 AES-CCMP 算法,取代 RC4,提供更强的加密强度
• 成为了近十年内多数 Wi-Fi 的默认选择,兼容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好
• 包含 WPA2-PSK 个人版、WPA2-EAP 企业版,其身份认证方式不同
6. WPA3(2018,最新标准)
• 使用 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 (SAE) 认证(代替 PSK),即使有人捕获握手包,也无法离线暴力破解
• 使用更强的 AES-GCMP-256 加密效率更高,WPA3-Personal 使用 128 位加密,而WPA3-Enterprise 可选 192 位加密
• 提供前向保密性,即使密码泄露,历史数据也无法解密,而 WPA2 没有此功能
除了上述的区别外,WPA-PSK 的最高速度受限(一般 ≤54 Mbps),其他更高的协议通常取决于设备的性能或标准
若你的设备(iOS)连接了 WPA3 加密的 Wi-Fi 若你将 Wi-Fi 的加密方式改为不兼容 WPA3 加密的方式,将无法自动重新连接到此 Wi-Fi 网络
对于 Wi-Fi 漫游来说,需要具备相同的网络配置
• SSID (Wi-Fi 名称)
• 密码和加密方式
• 认证服务器(企业环境)
如果一个 AP 用 WPA2,另一个用 WPA3,很多设备无法无缝漫游